首页 爱丽丝书屋 乱伦 大明天下(修改版)

第五卷 第469章 宗室子名实不副·天潢女进退两难

大明天下(修改版) hui329 22239 2024-03-05 09:51

  “可是礼部刁难?”朱祐枢沉声问道。

  皇明初立,明太祖“惩宋元孤立,失古封建意”,为拱卫皇室和加强边防,分封子弟为藩王,各宗藩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爵位顺序,层层分封,亲王作为一藩宗子,管辖本府所属的自郡王以下各级宗室,宗室成员凡请名、请封等事宜,需经郡王府上报亲王府,由亲王府长史代表亲王向朝廷奏请。

  宗室新生子女,出生三日后即启各该亲、郡王及管理府事者审实,每季仲月,类奏一次,王府每岁将宗支奏报于朝,仍令长史司呈报宗人府奏闻赐名,编入玉牒。

  简单来说,就是每季度第二个月由王府长史代奏朝廷,宗人府核实,礼部官员按照该府字辈拟定双名,以皇帝名义赐名,并列入玉牒,获得赐名的宗室成员,以后才能再依次请封、请婚、请禄,换句话说,朱明子孙没有名字,毛好处你都捞不着半点。

  明初之时宗支不繁还好说,洪武年间男女合计只有五十八位,永乐年间一百二十七人,可这天下承平日久,百十年繁衍下来,宗支人数愈多不说,随着官场贪风日炽,请名过程中还出现了种种弊端陋规,形成一道道利益产业链。

  明代宗室不能从事四民之业,全靠俸禄养活,生孩子也算一种另类致富手段,有的宗室私婚滥妾,以私生子冒充庶子,有的以女易子,有的以夭折的充还在世,有的将螟蛉义子冒充亲子,此风愈演愈烈,成化年间晋藩阳曲王朱美垙妾室武氏和本府镇国将军钟(钅冕)夫人吴氏,各取异姓子假冒亲子,请名食禄,继任的阳曲王朱钟鍑更是跟老爹的小妾通奸,还生了个儿子,自个儿王妃侯氏放纵宫人淫乱,你说这么些没皮没脸的事一家子关起门来全家欢也就完了,朱钟鍑由于跟他小妈不和,互相攻击揭发,结果事发,武氏、吴氏与先王那位小妾俱赐自尽,同谋取异姓子者绞死,朱钟鍑降庶人,王妃侯氏革封号,宪宗朱见深还算不错,留了那个乱伦生出的私生子一条性命,随他爹闲住,将这丢人事遍告各王府,奸生子不得请名、请封。

  不过成化爷还是小瞧了自家亲戚的繁殖能力,弘治年间庆成王朱钟镒破了老朱家的生育记录,子女至九十四人,惊动朝廷,山西巡抚怀疑其中有收养异姓混乱宗支的情况,请皇帝彻查,结果礼部查勘结果是庆成王子女俱王妃、夫人、并宫人室女所生,别无违碍,朱佑樘只得捏鼻子认了,随即立法:郡王自正妃外妾媵不得过四人,各将军不得过三人,中尉不得过二人,着为令。

  朱明皇帝为亲戚的下半身也算操碎了心。

  其实生子再多,宗室请名之路也是千难万阻,有亲王、郡王挟私报复,不给本府宗支请名的,也有抑勒宗人,凡请名封婚禄者,必索重贿的,更有甚者亲儿女明算账,凡子女应请名封婚嫁者,多抑勒不为奏;再有王府长史、属吏差役等勒索贿赂,甚至明码标价,郡王请名请封,一千两银子打底,镇国、辅国、奉国三将军五百两,镇国、辅国、奉国三中尉三百两,而且这银子花了人家也未必办成事,只说卡在京城某一衙门胥吏处,纵然身为王子,你也没地儿说理,只有委屈痛哭的份儿;更有王府长史明目张胆地开记花账,朦胧妄报,欺瞒朝廷,这百般刁难下来,便是家境尚好的宗人也苦不堪言,更莫说还有许多家境贫寒的宗室衣不蔽体,食不充饥,流移他乡,饿死道路,哪有银钱行贿,最后年六七十犹称乳名而终其身,死后连宗谱都录不得。

  即便运气好,过了本宗亲王郡王及王府官吏的刁难,请名宗室还要面临礼部审核,其实这职责原本归属“掌皇九族之属籍”的宗人府,结果被礼部呛了行。

  因为自家亲戚五花八门的蒙骗手法,朱明皇帝对宗室审核愈趋严格,除了限制宗室纳妾的人数、纳妾时的年龄,同时对生母出身亦有要求,生母来历不详者不许请名,后来更是倡优所生子女,皆不许请名请封,不过仍是屡禁不止,万历年间秦王朱谊漶奏请诸宗庶子五十一人名封,被查出皆私婚滥妾所生,及远年未经请名与未报者,遭礼部劾奏。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了“礼部仪制司官制名以赐”的时候,老规矩,还得拿钱,许多宗人因生计艰难,到此已无力再向礼部行贿,功亏一篑。

  有的即便有了名字,那名字也够给自己添堵的,明代宗室人皆是双名,其上一字为太祖所定,而下一字以五行相传,朱元璋本意是避免子孙重名,借鉴了赵宋做法,为皇族各宗拟定派语(字辈),这样一看名字,可以清楚区分宗室成员的支属世次,只是汉字数量有限,这么个起名方法因为年久人多,不腾重复,礼部将常用字、生僻字、不详字都用尽后,开始直接生造字,然后以金木水火土附之,于是除了给玉牒中增加了一大堆元素周期表外,还为时人增添了许多笑料,如晋府靖安王朱敏没、朱敏溅;周府曲江王朱朝*、安昌王朱肃渣、洧川王朱恭榨;肃王朱绅堵;唐府的承休王朱硕鳔;岷府的祁阳王朱干蛙、广济王朱干肿等等,还有那位不知道是钱没给到位还是礼部纯粹没安好心的汝阳王朱勤烝,你说儿子叫这个名字,他爹看自己老婆时能没点别的想法……

  纵然有幸请下名封,也未必能按额支取禄米,大明朝打洪武爷那会儿,就没给子孙发全禄,亲王因地方丰歉,或有减支,郡王将军等亦因民供有限,常禄悉减支一半本色,一半折色,其折色多不关支,最悲催的是宁夏庆王一脉,分封郡王并军校俱于亲王府禄米内分拨,百年来宗室繁衍,各宗支所需禄米全由地方州府供给,地方官又要给官吏发俸,又要给军士发饷,哪有余粮再养着一群宗室大爷,亲王郡王们惹不起,还得厚享,将军中尉以下,基本上就自生自灭,一家老小几天吃不上一顿饭的,大有人在,名虽宗室,苦甚穷民。

  不过老实说,依照大明文官的一贯揍性,就算能支付得起宗室俸禄,估计也要哭穷,打压宗亲从来都是刷声望的法宝,第一代宁王朱权晚年就没少受地方官的气,万历皇帝那位宝贝儿子福王号称“地连三省”的赡田地租,地方有司也从没给齐,王府敢派人过来丈田,直接把你丫腿打折。

  兴王朱祐杬之国未久,兴府内就他老哥一个,肯定没有其他藩支的那些糟心事,张景明、袁宗皋两个长史猪油吃蒙了心也不会去敲诈他,算来算去,似乎只有礼部官儿们会在此事上做文章,是以朱祐枢有此一问。

  “那些礼部官儿都是无利不起早,赏他们几两银子也就是了,”朱祐枢冷哼一声,随即轻笑,“反正四哥家大业大,不在乎这九牛一毛。”

  弘治皇帝对待皇亲国戚宽厚是出名的,对这位四弟兴王尤为大方,为了弟弟大婚凑份子赐给淮安仪真盐一万引(万历给福王盐引千计被骂成了狗),后来又定下给兴王食盐每岁一千引;连就藩之地也是因之前指定的德安府与卫辉府被朱祐杬连连拒绝,干脆由他自己找,才选定为安陆州;兴王人还没离京,弘治六年朱祐樘便又从弟弟所请,将安陆州赤马野猪湖河泊所课钞赐兴王府,弘治十年又赐兴府郢、梁二府遗田三千八百三十九顷亩,弘治十二年,再赐兴王湖广京山县近湖淤地一千三百五十二顷。

  其实赐田问题倒是不大,许多王府赐田只是名义上赡田,并不是真要划出一大片田地来真归某个王爷管,只要地方上能凑出赡田所产的赋税,解送王府即可,当然到时候真能解送多少就看地方上腰杆子有多硬了。

  户部尚书周经便向孝宗皇帝建议,那一千多顷地上世代住种着一千七百五十多户,都指着这片田地贴办税役,归了王府必生怨气,不如每亩田征杂粮二升,每年解送赋税共计二千七百四石,来贴补王府支出,陛下您看这主意怎么样?

  结果孝宗皇帝直接下命这一千多顷地归王府管业。

  周经一看这可坏了,王府人一旦管庄,收多少税全凭自家定啊,要是兴王按皇帝那俩小舅子的操性,直接每亩征收税银五分,比民田赋税翻上一番,好好的自耕农变了佃户,还要忍受王府压榨,老百姓不是逃亡就得造反啊,急忙再次建议将每年田地征收的一千石粮食解送兴王府,管理庄田的事就算了吧,这样陛下您既顾念了手足之情,也体现了仁德爱民之意。

  周经都把“仁民”的名头搬出来了,一向仁孝的孝宗皇帝回答是:都已经赐给兴王了,这事就这么着吧(姑已之)。

  软的不行,周尚书就试图来点硬的,说陛下您不拿京山淤地当回事,老百姓可看得很重,如今湖广襄阳、安陆地方上不太平,大白天都已经有流贼劫掠,这些地方可都与京山县近湖淤地接壤,那些老百姓们不懂事,产业被夺,生活所迫之下可不会老老实实等着做“沟中之瘠”,保不齐会去从贼,这事您得掂量掂量,还是听臣等的建议,算了吧。

  管你软的硬的,搁朱佑樘这儿就是不听不听,王八念经,这田赐弟弟管理是给定了,你说襄阳安陆地方上不太平害得民不宁居,岂有此理啊,百姓都是朕之赤子,何其无辜,命令“所司尽心督捕,期于必获”,“违者以失机罪”处理,好了,流贼也没了,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兴王朱祐杬开开心心接收赐田,他也真没教周大人失望,“庄田税银(每)亩八分,三倍民田”,比起二张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蒋轮也不知晓荣王这话究竟是戏谑还是挖苦,跟着讪笑几声,不置可否,只是躬身道:“该有的心意卑职早已备下,可却无人肯收……”

  “哦?”朱祐枢略感意外,“礼官儿还转了性不成?”

  “仪制清吏司那里只言说外藩请名早有定例,须年满五岁方可,此时请名有违成法。”

  “扯什么定例,这是我朱家的家事,四哥已经按照规矩二月请名,他们还叽叽歪歪个……”朱祐枢见蒋轮神色有异,欲言又止,攒眉问道:“可是还有别情?”

  蒋轮点头,“袁长史寻了昔日同年,才探得些内情,说是今年乃是吏部京察与大计之年,凡事须得加倍小心,而且……”

  蒋轮觑着荣王脸色,低声道:“说是陛下对宗藩屡有严令,他们也不好破坏成法。”

  “什么陛下严令,还不是刘瑾那阉奴搞的鬼,又是降租税,又是踏勘清丈的,汝王兄和泾王兄都吃了他的亏,本王不过是想早几年为厚勋兄弟请封,他便借上谕之名说甚祖训禄米早有定制,先皇在日几时有这般麻烦!”朱祐枢想起为子请封之事被拒,怒火便抑制不住,狠狠捶案道:“离间皇亲,早晚有一天不得好死!”

  “就是,看那刘瑾身边聚集之人,便知这阉人绝非善类。”朱秀蒨想起今日遭遇,立即随声附和。

  “郡主休要妄言。”蒋轮立即喝止,不忘心虚地看看四下,鬼知道这十王府中有没有厂卫探子,外甥女少不更事,他可不能不防备一二,别到头来事办不成,还把兴王府给折了进去,加了几分小心道:“照王爷之意,此事要着落到刘公公身上?”

  “怎么,你还想去捧刘瑾的臭脚?”朱祐枢撇撇嘴,不屑讥嘲道:“你拉得下脸,便不顾四哥的名声了?”

  蒋轮勉强挤出几分笑容,“下官也是无奈,总不能耽搁了小公子请名大事。”

  “耽搁几年又有何妨,本王就不受那个闲气!”朱祐枢愤愤一挥袖子,“忍气吞声去求那阉奴,就是得了名封,也脸上无光。”

  蒋轮被斥得面上发烧,求助地看向小郡主朱秀蒨。

  “王叔你不晓得,父王也是有难言之隐。”朱秀蒨眼圈有些泛红,悲戚道:“先前大弟弟几日而夭,父王母妃痛断肝肠,如今好不容易再添新子,珍逾性命,特请了龙虎山邵真人为其打醮祈福,可没有名姓,这斋醮如何办得下去!”(朱祐杬长子朱厚熙的名字是嘉靖时补起的)

  听了朱秀蒨道出原委,朱祐枢有心说四哥纯粹是被湖广地方上崇道之风给带歪了脑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身为天潢贵胄竟信那劳什子,不过他如今也为人父,朱祐杬拳拳爱子之心,感同身受,看着侄女一脸凄婉之色,他也唯有怅然吁叹。

  “那刘瑾的胃口可大得多……”

  蒋轮急声道:“兴王爷来时交待,只要事成,不必吝惜银两。”

  “那阉奴性情怪异得很,便是使了银子,也未必能成事。”朱祐枢蹙额道。

  “所以还需仰仗王爷。”蒋轮欠身再施一礼。

  “我?”朱祐枢微愕后嗤的一笑,“本王与那刘瑾并无交情。”

  “下官是想着双管齐下,刘瑾那里不妨送些银子,只求他不坏事即可,倘若宫里再发了话,师出有名,谅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难!”朱祐枢一摇头,“不是本王自落颜面,论及宠信之深,本王这个亲叔叔,还比不上那阉人,今上一日不见刘瑾,便心中不喜,对其言听计从,我等宗亲谁人有此殊荣,况且皇上若真是耳根子软,肯听本王的话,那厚勋的世子名位早便请下来了,何至于受那刘瑾闲气!”

  蒋轮也略感意外,没想到皇上对刘瑾恩荣如此优渥,眼角余光瞥向朱秀蒨,看来也只有这最后一招了。

  “兴王爷远在安陆,时刻不忘仰慕天恩,先皇驾崩更是痛彻心扉,只因无旨不敢擅离封地,徒呼负负,此番郡主进京,还请王爷引荐拜见太后,代诉兴王爷葵诚臣衷。”

  朱祐枢纳闷,四哥生母邵贵妃还健在,蒨儿真要进宫也该先见那位亲奶奶啊,怎地急着见起太后来了,张家那娘们对朱家亲戚可不算热络,再一看蒋轮饱含深意的眼神,忽地恍然大悟。

  “你是想……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朱祐枢抚掌大笑,颔首道:“不错,这些事情小辈开口,的确比本王方便。”

  “还求王爷成全。”蒋轮作揖道。

  “小事一桩,不过么,你还忽略了一个人,”朱祐枢挑眉轻笑,“此人不但是万岁驾前红人,据宫里传出来的消息,他还凭着阿谀逢迎,讨得了太后欢心,他若从中作梗,四哥的事怕会功败垂成。”

  “何人?”蒋轮讶然,张太后的脾气他也略知一二,平日只对自家人的事情上心,旁人见上一面也是不易,更莫提“欢心”二字。

  朱祐枢嘴角微微下撇,语气中带着七分不屑、三分怨恚,一字一顿道:“锦衣佞臣——丁寿。”

  “雄狐?!”蒋轮失声叫道,王府仪卫属锦衣卫序列,对这位近年间声名鹊起的锦衣帅他自然早有耳闻。

  “原来是那个小贼!”朱秀蒨暗咬银牙,心中发狠。

  ********************

  夜幕低垂,刘瑾府上便宴还未散去。

  虽无歌舞女乐佐酒,刘瑾酒兴却浓,丁寿渐觉耳热神酣,老太监仍无罢饮之意。

  “公公,小子有些不胜酒力了。”面对刘瑾再次举杯,丁寿推脱谦让。

  “怎么,哥儿你如今官职见长,这酒量反倒缩减了?”刘瑾放下酒盏,揶揄道:“可是不愿陪咱家这老朽了?”

  我怕个屁,要不是惦记着趁夜安抚顾家丫头,二爷喝死你个赚人眼泪的老梆子,心里吐槽,丁寿脸上堆笑道:“小子怎敢,实在是府里还有琐事要处置,怕醉了脑子,理不清楚。”天都黑了,丁寿也拿不出回衙门办公务的借口来。

  刘瑾乜着眼,似笑非笑道:“你那府里事几时用你去操心,那两个女管事不是将府中里里外外打理得停停当当,哥儿你只是个甩手掌柜罢了,还瞒咱家?”

  丁寿挠挠头,老太监还真对自己家事门儿清,瞎话都不好编,皱着脸道:“小子的脾性您老都清楚,干脆给您撂了吧,今儿个不小心,惹了一个姑娘不痛快,这不心里一直惦记着,喝酒没法尽兴。”

  刘瑾呵呵一笑,自斟了一杯,“这才是实话,别整日里公事家事的搪塞咱家,你喜欢哪家姑娘,十房八房的尽管纳到府里来,只要不误了皇命差遣,那都是你自个儿本事,咱家也乐得看你传宗接代,开枝散叶。”

  “这姑娘家与武定侯府有些瓜葛,想着郭侯爷那里……”丁寿难得神情忸怩,搔搔眉梢道:“是以才没敢告诉您老。”

  “顾采薇那丫头?”刘瑾庞眉微扬。

  “公公也晓得她?”丁寿奇道。

  “与哥儿你相关的,咱家哪件事不清楚。”刘瑾斜睨丁寿一眼,看得得他不禁心头一跳,猜不透老太监是否话里有话。

  “顾家那丫头品性不错,也不算辱没了你,至于武定侯那里,”刘瑾轻蔑一笑,“你无须操心,满朝勋戚,不差他父子两个,不过么……”

  丁寿心思又再提起,只听刘瑾徐徐道:“你这未来的丈人家可不简单啊!”

  “公公说的是。”丁寿点头认,心有戚戚道:“他爹娘的性情是有些古怪……”

  凤夕颜的火爆脾气他是早有领教,至于顾北归那老家伙,非官非商,上结公卿,下交江湖,交游广阔,有求必应,丁寿也有些困惑,人家孟尝君好客养士是为展其政治抱负,顾北归这位大明“及时雨”花钱如海,除了闯出“赛孟尝”的偌大名声,似乎也没捞到什么好处,难道是单纯喜欢败家?

  看着丁寿扶额蹙眉的愁烦模样,刘瑾一笑,比掌如刀做了个下切手势,“既然觉得是个麻烦,干脆咱家就替你处理干净,这家世简单的女娃儿,娶回家里也省心些。”

  “不劳公公费心,小子能应付得来。”丁寿慌忙将老太监那手掌刀给推了回去,好家伙,娶个媳妇就要灭人爹妈,就算处理得再干净,二爷传出去个专克岳父岳母的名头,还有谁肯把自家闺女嫁进丁家宅门。

  “真的不用?”老太监还不死心。

  “真的不用!”丁寿苦着脸举起酒盏,“公公,咱们还是继续饮酒吧……”

  刘瑾朗声大笑,“喝酒喝酒。”

  “都什么时辰了,还没喝够呢!”随着略带埋怨的清亮女声,一身劲装的刘青鸾昂然进门,身后还跟着姐姐刘彩凤,手捧托盘,衣袂飘飘,翩然而至。

  “二叔,这都掌灯了,您老也一把年纪,怎地喝起酒来还毫无节制。”刘青鸾凑近刘瑾,轻轻摇着他的肩头,半是嗔怪半是撒娇。

  老太监被侄女哄得开怀,“今日高兴,下不为例。”

  “便是再高兴,也该爱惜身子,”刘青鸾横了邻座人一眼,樱唇微扁,“偏某些人不识趣,只顾自己畅怀,不为他人操心。”

  这丫头是又要找揍吧,丁寿心里这通腻歪,斜楞着眼睛便要反唇相讥。

  “丁大人,闻得您陪二叔在花厅酣饮,彩凤忧心酒多伤身,特备了些醒酒汤来,大人请用。”纤纤素手捧起托盘上的一只玉碗,刘彩凤盈盈浅笑,送至丁寿面前。

  看看人家,丁寿斜睨一眼正对他愤愤而视的刘青鸾,接过玉碗道了声谢,“累得姑娘费心了,换得某些人啊,怕是永远也不如姑娘般想得体贴周到。”

  刘青鸾着恼道:“谁说的,这醒酒汤是我与姐姐一同熬制的,二叔,你也来上一碗。”

  唇刚及碗沿,丁寿立时止住,疑惑道:“你熬的?”

  刘青鸾眼睛向外一鼓,“怎么?不行!”

  刘彩凤帮着妹妹解释,“二妹确是帮着妾身看着火候,耗了不少精神。”

  垂目瞅瞅玉碗中混浊汤水,丁寿犹疑道:“你没趁机下毒吧?”

  “噗嗤”,刘瑾忍俊不禁,扭头看看身边气得跳脚的二侄女,立即干咳一声,“寿哥儿,过了,青鸾也是一番好意。”

  “本姑娘堂堂华山弟子,讲究个是非分明,我要杀你自会堂堂正正在比武场上,谁会使这下作伎俩!”刘二小姐厉声娇叱。

  丁寿晃晃脑袋,蒙谁啊,二爷接触到的华山弟子,还真没谁堂堂正正过,“二小姐,如果丁某没记错的话,您前番暗算人家郭姑娘,连声抱歉都没说过,在下不解,这暗箭伤人、背后偷袭的手段,究竟是华山派仁义无双段掌门亲授,还是二小姐无师自通,青出于蓝呢?”

  “你……爱喝不喝!”刘青鸾将端到刘瑾嘴边的醒酒汤往桌上重重一摔,也不顾汤汁四溅,扭身便走。

  “青鸾!”刘彩凤唤了一声妹妹,秋波流转,看向丁寿的目光中饱含幽怨,“我姐妹一片好心,大人何苦如此多疑。”

  “此汤若只是彩凤小姐亲手烹制,在下深信不疑,来者不拒。”丁寿咕咚咚仰脖将一碗醒酒汤一饮而尽,亮起碗底,桃花眼中满是笑意,“且倍感盛情,铭记五内。”

  “大人言重。”丁寿说得郑重,刘彩凤杏眼羞含,玉颊绯红,低垂粉腮道:“不打扰大人与二叔雅兴,妾身告退。”

  “小姐自便。”丁寿谦谦有礼地目送刘彩凤离开,转首嘻笑道:“公公,刚才小子言语唐突令侄,您别怪罪。”

  话是这么说,丁寿在刘瑾面前放诞惯了,心里全没当回事,不想扭头见刘瑾一脸肃容,心底不由一虚,老太监不会要给自家侄女找场子吧。

  “好好的一碗醒酒汤,就这么糟蹋了,”刘瑾垂目看着面前汤水已洒出大半的玉碗,擡眼望向刘彩凤去处,喃喃自语道:“有些事,不能再耽搁咯……”

  ********************

  黄华坊,丁府后街。

  茫茫夜色之中,两个身形小巧的黑衣夜行人沿着高大院墙一路潜行,在一处雕花墙下止了脚步。

  “就是这里,听荣王叔讲此墙后面是后花园,穿过花园,东侧后院便是主人起居之处,那小贼想必就住在那里。”前面的黑衣人扯下面巾,正是兴王府小郡主朱秀蒨。

  另一个黑衣人便是朱秀蒨的贴身侍女铭钰,此时巴掌大的小脸上满是纠结,“不是说劫富济贫么,摸到人家卧室作甚,难不成郡主你想……”

  铭钰横掌在自己脖子下抹了抹,随即被主人赏了一个爆栗。

  “那小贼纵然可恶,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我好端端的杀他作甚,你长些心眼好不好,”朱秀蒨恨铁不成钢地点着同伴额头,“大凡宝库定然离着主家住处不远,从那里寻起来也能近便些。”

  “闹半天你连人家财宝放在哪里还不知呢,”铭钰可怜兮兮地捂着被戳痛的额头,“怎么不同王爷问个清楚?”

  朱秀蒨被气笑了,掐着柳腰道:“我怎生去问?王叔啊,烦请你告知我那丁寿宅邸的藏宝之地在何处,侄女今夜去给您出气,得了好处咱们叔侄二一添作五,大家发财……呸,我说你脑子里进茶汤啦!我旁敲侧击好不容易才打听出这内宅大概,莫说荣王叔不一定晓得那小贼宝库所在,便是知道,我也没法张嘴问啊,堂堂郡主从亲王嘴里探路踩点,已经够荒唐的啦!”

  擡手擦去脸上飞溅香唾,铭钰噘着嘴道:“亏您也晓得这事荒唐,那还来这一遭?”

  “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舅舅和袁长史竟然真的要给那小贼送礼,还不美死他啦!我给他来个先下手为强,等他知道赃私被盗的时候,嘻嘻,有他哭的!”朱秀蒨想着那一脸坏笑的小子气急败坏的模样,喜不自禁。

  “可人家毕竟是锦衣卫的首脑,里面定然防备森严,你看这墙就有多高啊……”铭钰仰望着丁府的峻宇高墙,心中总觉不妥。

  “这是他霸占人家的府邸,与他有什么相干,凭我这一身武艺,就是龙潭虎穴也闯得一闯,怕个什么!”朱秀蒨挺着茁壮胸脯道。

  “郡主,我这心里慌得很,总觉得要出事,要不……我看……还是算了吧?”铭钰缩肩弓背,仿佛鹌鹑般小声嗫喏。

  “别这么婆婆妈妈的,人都到这儿了,怎么能算了,你乖乖留在这里给我把风,别被巡夜的兵马司给逮了就是。”说着话,朱秀蒨已开始从头到脚检视自身装束。

  “还有官兵巡夜啊!?”铭钰身子缩得更低了,用几不可闻的声音道:“那我们还是快走吧,要是真被抓住,舅老爷和袁大人还不得打死我呀!”

  “母妃那么疼你,他们怎敢!你呀,踏踏实实在这里等着吧。”朱秀蒨勉励地拍拍铭钰肩头,纵身提气,娇躯一跃而起,在半空中足尖又一点雕花砖墙,施展梯云纵身法,身形再度拔起丈余,跃入高墙之内。

  “哎,郡主……”铭钰话才出口,猛省起自家是来做贼的,大声不得,忙不迭双手捂紧嘴巴,乌溜溜黑睛双目四下张望半天,见阒寂无人才松了口气。

  再擡头,小郡主早已不见踪影,铭钰抱紧双肩缩在墙角,一阵夜风吹来,遍体生寒,说不出的孤冷无助,小姑娘抹了抹眼角,喃喃道:“郡主,我怕……”

  ********************

  月光之下,丁府花园中假山崔嵬,花木丛簇,一片幽静。

  蓁蓁花丛中忽地探出一个人头来,那人左顾右盼,搔搔后脑,懵然自语道:“穿过花园就是主宅,可这花园门究竟在哪边啊?”

  朱秀蒨天真地将事情想得很简单,穿过花园,直趋主宅,纵是寻不得宝库,也要卷走丁寿一批细软,好好出口恶气,可进得花园她才发现,这丁家花园布置与自家王府的截然不同,单就寻个出路便教她晕头转向,好不容易找到一条碎石小径,偏还不敢沿着路走,躲在花丛树荫中行了一段,再出来那甬路又不见了踪影,怎不教人急煞!

  不管了,这厮花园能有多大,不躲不闪照着南面闯过去,撑死一盏茶的工夫也就出了这园子,小郡主打定主意,随即又考量起另一个问题,东躲西藏了半天,究竟哪面是南,哪面又是北啊?

  正当朱秀蒨咬着手指发愁,忽听远处传来人声,立即闪身缩进花丛。

  细碎脚步声愈来愈近,人语也越发清晰,只听一个柔和悦耳的女声道:“老爷出去一日了,还未回来?”

  另一个甜腻入骨的声音道:“没呢,你又不知咱们爷的性子,夜不归宿是常事,今夜不定在哪里快活呢!”

  随即一串媚声浪笑,朱秀蒨暗道一声“无耻”,也不知她骂得哪个。

  “唉,若是今夜有处安歇,我也宽心了,只怕爷夜半回来还未用饭,长此下去可要坏了身子。”

  “你就放心吧,谭管事早嘱咐倩娘妹子和丁七家的轮流守在灶上,断饿不着他,嘻嘻,再说了,爷的身子结不结实,妹子你还不晓得?”本就柔腻的声音中透着一股子暧昧旖旎。

  “哎呀,杜姐姐,你又拿我取笑!”柔和女声多了几分羞恼。

  “好好好,不说了,你最近鼓捣的那劳什子怎样了?”甜腻的声音中带着笑意。

  “有人帮忙,还有些意外之喜。”

  “哦?与我说说。”

  “还不到时候。”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莫不是非要躺在爷怀里时才肯说出来请功,呵呵,好让爷多加把劲?”

  “杜姐姐,你……,人家不与你说了!”

  甜腻声音顿时又一通娇媚荡笑。

  奸夫淫妇,果真是物以类聚!朱秀蒨狠狠揪下身畔一束花枝。

  笑声忽止,只听另一人担忧道:“杜姐姐,你怎的了,妹妹适才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并非……”

  “无事,只是适才一路有些乏了,妹子你独自回去吧,姐姐在这里歇息片刻。”

  歇息片刻?

  那我怎么办!

  朱秀蒨急忙分开花丛中一道缝隙,借着月色,只见外间有一个淡紫衫裙的美妇人,眉眼间尽是妖冶风情,另一个身着月白袄裙的艳丽女子正小心搀扶着她。

  只听白衣女子关切道:“可是身子不适?小妹去请谈先生过来探望一二。”

  紫裙妇人轻轻摇首,在白衣女子搀着自己的手上抚了几下,笑道:“不过是区区小事,何必劳烦谈先生。”

  白衣女子身子微微一顿,颔首道:“既如此,小妹先行一步,姐姐小心。”

  妇人驻足在朱秀蒨藏身的花丛前,目送白衣女子离去,良久也未曾移动。

  蹲在花丛中瞅着妇人的水蛇腰肢与丰腴臀峰,朱秀蒨心急如焚,最后心中一发狠,听语气这女子定然是那佞臣姬妾,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直接擒了她,逼问出宝库位置。

  想到做到,朱秀蒨长身而起,电闪般窜出花丛,一手扣住妇人脖颈,粗着嗓子低喝道:“不许动。”

  妇人果然未敢动弹分毫,只吓得花容失色,娇躯酸软,颤声道:“好汉饶命。”

  “说,这府中宝库藏在何处?”朱秀蒨唯恐语气不足,失了气势,又恶狠狠补了一句,“敢有虚言,立刻宰了你!”

  “好汉是为求财而来?”妇人媚眼斜睃,似有不信。

  “不错,只要你肯乖乖配合,保你无恙。”

  “大爷放心,奴家一定乖乖听话。”又甜又腻的声音中,妇人酥软身子直接向后靠去。

  软绵绵香喷喷的娇躯倒在自己怀中,朱秀蒨一时无措,慌忙将之推了出去,“男女授受不亲,你放尊重些!”

  “哎哟——”妇人一声娇呼,踉跄了几步,揉着被朱秀蒨推搡的香肩,顿足娇嗔:“好汉爷,您好重的手,好狠的心啊!”

  “我……我不是有意的,一时失手,对……对不住啦,”纵然看不惯这妇人举止放浪,可终究是自己失手伤了人家,头次做贼的小郡主颇为过意不去,道歉之后又紧着安慰对方,“你且放宽心,只要取了财宝,我断不会伤你分毫。”

  好一个雏儿,九尾妖狐杜云娘笑得花枝乱颤,险些直不起腰。

  “你……笑什么?”朱秀蒨恼道,觉得这妇人浑没一点做人质的觉悟,却忘了自己也没半分当盗贼的天分。

  “奴家不担心,只是有些为好汉爷您操心。”杜云娘笑声不停,胸前那对丰乳兀自颤动不休。

  “操心我什么?”朱秀蒨不解。

  “操心您中了这个呀!”笑声忽收,杜云娘螓首一甩,满头青丝如瀑喷散,一蓬银光疾射而出。

  二人相距极近,朱秀蒨猝不及防间急提一口真气,双足点地,刹那间倒翻而出,虽避开头脸要害,胸腹间仍有数处微痛,知晓自己已中了暗算,恨声道:“好歹毒的婆娘!”

  “啧啧啧,姑娘何必出口伤人呢,单凭你此次只为求财,而不是害命,保不齐还是个初犯,姐姐我保下你这条性命,待擒下后看了真容,若是小模样长得俊俏,能入得了我们老爷的眼,呵呵,那你的福气就真到了……”杜云娘掩唇轻笑,适才背后靠上两团软肉,便知是只雌鸟,暗道自家老爷还真是命犯桃花,连遭贼都是个母的。

  “休想。”中了银针的伤处不觉疼痛,反有阵阵酥麻传来,朱秀蒨心头大骇,听师父说起,这是对方暗器上涂毒的症状,久拖下去于己不利,急运玄门内功压制毒性,随即振臂而起。

  “别急着走啊,再陪姐姐说会子话。”笑语声中,杜云娘同时腾空而起,大袖飞舞,卷向朱秀蒨。

  “闪开!”朱秀蒨一声娇喝,双掌圈动,一掌击飞长袖,另一掌向杜云娘拍去。

  “嗯?”杜云娘秀眉微扬,只觉对方掌法诡谲,似柔而刚,虚实不定,竟无处捉摸,纤腰一旋,飞身落地,“两仪掌?焦辟尘那女杂毛是你什么人?”

  朱秀蒨并不答话,纵身高跃,娇躯在空中一转一折,投入花园茂密林荫之中。

  “梯云纵,果然是武当派的。”杜云娘美目中隐隐有厉芒跳动。

  原本幽暗的后花园中忽然人声四起,数片灯火簇拥着向此处奔来,丁府护院的锦衣校尉嚣嚷声更是此起彼伏。

  “刺客在哪里?”慕容白一马当先冲在前面,拎着宝剑顾盼左右,跃跃欲试。

  “逃了。”杜云娘眸光一转,淡然道。

  “逃了?你怎地这般无用,连个刺客也拿不到?”慕容白嗔目质问。

  “云娘姐姐,你无恙吧?可曾被那歹人伤到?”适才可人得了杜云娘暗示,匆匆去通晓众人,心中一直惦挂杜云娘安危。

  “妹子放心,姐姐平安无事,”杜云娘宽慰可人一声,随即扫了眼闻讯而来的杜星野,嫣然一笑,“杜大人……”

  “属下在。”杜星野额头见汗,他负责府中护卫,被刺客夜间摸进府邸,无论如何脱不开干系,更要命的是,这刺客还不是他先发觉,大人回来他该如何交待!

  “加派人手,守护各院女眷,尤其不得惊扰大太太,其余人等搜索全府内外,查看有无贼人同党。”

  杜星野领命退下,慕容白奇道:“诶,这便完了,适才那个刺客逃到何方去了?我好追下去啊!”

  “不必劳烦慕容姑娘,中了我的披发银针,她逃不了多远。”杜云娘圆润嘴角噙着冷笑,很是自信。

  ********************

  空旷寂寥的长街上,朱秀蒨踉跄前行,慌不择路地逃出丁府,她不及与铭钰会合,胸腹间毒气迅速蔓延,她必须尽快觅地驱毒,如今身着夜行衣,单只遇见巡捕营和兵马司的逻卒,便分说不清。

  大概辨了下方位,朱秀蒨向西奔去,此时只有回馆驿一途,便是被舅舅教训禁足,也顾不得了。

  半边身子已是酥麻无觉,脑中愈发昏沉,那婆娘的银针上也不知涂了什么毒,武当正宗玄门内力竟压制不住,早春二月,夜风甚凉,朱秀蒨用力晃了晃头,光洁秀气的娇容上尽是汗水,迈着蹒跚步伐向澄清坊步去。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寂寂长夜何人吟诗!

  朱秀蒨悚然一惊,头脑也清楚了几分,游目四顾,只见街道两边房屋鳞次,乌蒙蒙的并无半个人影。

  难道毒发起了幻觉,朱秀蒨咬咬银牙,欲待继续前行。

  “夜漏更残,冷月凄风,少兄独影阑珊,莫非也是因这春色恼人,失却睡意?”声音突兀自背后响起。

  朱秀蒨蓦地转身,只见一个人影伫立身后,月光之下,一双标致的桃花眼熠熠生辉,再配上那副招牌坏笑,不是那姓丁的小贼还能是谁。

  丁寿上下打量朱秀蒨一番,“果然真人不露相,没想到尊驾还是个夜走千家的梁上君子,失敬失敬……呃!”本是长身玉立的潇洒形象,忽然毫无风仪的打了一个酒嗝。

  丁寿举袖掩着嘴中酒气,一脸窘态,“对不住,今日酒喝多了些,夜风一吹,酒意上涌,以至人前失仪,少兄莫怪。”

  朱秀蒨本就做贼心虚,哪有心情与他废话,只道对方过来拿她,强提一口真气,举掌“呼”地就拍了过去。

  “怎么好端端动上手了?”丁寿脚下虚晃,朱秀蒨一掌便落了空。

  朱秀蒨身子运转不灵,一掌落空收势不及,毒气上窜,眼前猛地一黑,一头便向地上栽去。

  身形跌落一半,戛然而止,朱秀蒨一晃神间,头脑又清晰了几分,直觉一只大手托在胸前,阻住了自己下坠之势。

  随着一声简短口哨,轻佻的男子笑声在耳边响起,“原来是个女的……”

  朱秀蒨感觉胸前那只大手非但没有松开,反又在她那坟起胸脯上更用力地捏了两把,心头又羞又愤,偏偏身子酸软无力挣脱,唯有扭头怒视那只手的主人,“无耻下流的混账行子,快放手!”

  “好。”丁寿依言撤手。

  朱秀蒨胸前一空,随即“扑通”一声闷响,整个人结结实实跌在大街上,只摔得小郡主七荤八素,眼冒金星。

  “哎,你没事吧?”丁寿半蹲着身子关切问道,见对方是个小女孩,白日里那些许不快,二爷早忘得一干二净。

  朱秀蒨强撑起半截身子,眼眶中泪珠滚滚,泫然欲泣,满是委屈地抽噎道:“你为什么摔我?!”

  “是你让我放手的!”二爷两手一摊,一脸无辜。

  “你……”毒性夹杂怒火,齐齐上涌,小郡主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注:正文一万二千多字,备注史料多一些,大家选择观看。

  1、上赐兴王祐杬近湖淤地一千三百五十二顷,户部尚书周经等执奏前项地土其住种之人一千七百五十余户,世代为业,虽未起科,然借此以贴办税役,若归王府必生怨尤,今宜从轻每亩征杂粮二升,岁计二千七百四石,以补岁支不足之数。

  上命与王管业。

  经等复奏市井小民虽一物之微夺,彼与此尚生忿争,况世守之业乎!

  且王府军校倚势侵凌,轻则逼迫逃移,重则激生他变,乞将前地每岁所征杂粮内以一千石输府,则皇上亲亲仁民两淂之矣。

  上曰业已赐王矣,姑已之。

  经等复奏近湖淤地自朝廷视之甚轻,自民视之甚重,若尽属王府则照亩收租,此九潦一收之地何以能给!

  虎狼军校苦加追责或怒不能供纳,必欲自佃,又将驱其人夺其产,今湖广襄阳安陆地方流贼白昼劫掠,正与淤地相接,此等愚民既无常产,衣食所迫亦未必肯为沟中之瘠也,乞俯从臣等之议。

  上仍命依前旨行。

  (《明孝宗实录》)

  2、嘉靖元年,安陆州知州王槐奏言:安陆乃皇上龙飞之地,宜复其民,而恩泽所加尤宜先,于藩邸佃户查庄田税银亩八分,三倍民田,佃户重困,今宜视民田起科,仍留勿输,以供享祀修陵之用……岁办等物量减十之五以示优恤。

  上曰可,各庄佃户免今年田税十之三,他年如故,第留勿输。

  (《明世宗实录》笔者按:地方求请免一半,皇帝只给免三成,还只限当年,今后照旧,嘉靖这点小算计打从即位开始就有了。)

  3、今帝系,以及各藩府名,其上一字为太祖所定,而下一字以五行相传。

  其请名时,则礼部仪制司官制名以赐。

  年久人多,不腾重复,至创为不雅之字,而以金木水火土附之,最为可笑。

  至有读其名,而今人捧腹绝倒者。

  因见宋人,亦有寓谑于宗室赐名,如士羯、士芑、士昆、士绥之属,盖以四字与“揭起裩尿”同音也。

  刻薄无礼,盖古今同然矣。

  (《万历野获编》)

  4、庆成王朱钟镒是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㭎曾孙,他究竟有多少儿子简直是个罗生门,《明史·诸王传》“生子七十人”,不过说的是他儿子朱奇浈;王世贞《皇明盛事》“庆成王生一百子,俱成长”,没指出来说具体哪一个;随后《枣林杂俎》就指名道姓打脸,“子四十四,长子(奇浈)袭封外,一早夭,二废庶人,余四十人封镇国将军。女四十九人,孙百六十三人,曾孙五百十人,见《玉牒》。王元美《皇明盛事》述云”庆成王百子“,误也。锺镒谥温穆,《献征录》误端顺王奇浈。”也说把朱钟镒和他儿子的事搞混;《名山藏》记载“锺镒立王妃妾可二十人,四十四子,百六十三孙,五百十有曾孙,当王之身,子孙百人多不能相识。王自喜。世宗朝,图上家庆,世宗不悦,曰:不费吾禄米哉。”儿子数对得上,这话也像是嘉靖能说的,可世宗朝朱钟镒早死了;朱国祯的《涌幢小品》记载和《明孝宗实录》最为吻合,“庆成王锺镒。谥荣惠。晋恭王之曾孙也。弘治五年八月。山西巡抚杨澄等奏王子女至九十四人。恐其中有收养异姓之弊。且为子镇国将军奇(缺字)戏等增年。冒支禄米。乞下礼部议处。并乞限各郡王以下。妾媵之数。礼部查勘覆奏。谓王子女俱王妃、夫人并宫人、室女所生。别无违碍。其冒支禄米。法宜追征还官。得旨。王子女既无违碍。其支勿论。冒支禄米不必追征。准作以后年分该支之数。法司原奏。有不许滥收子女事例。仍行各王府知会。自郡王以下。妾媵多少之数。再会官定议以闻。礼部复会议覆奏。谓郡王自正妃外。妾媵不得过四人。各将军不得过三人。中尉不得过二人。从之。着为令。”不过朱国祯后面还补了一句:“王后生子至百人。俱成长。又皆隆准。自封长子外。余九十九人并封镇国将军。”就是说老王爷没闲着,后面还继续生了,《涌幢小品》完本时已是天启年,一百年下来“今本府数至二千余人。他府有止二三十人者”,书中采用的是弘治五年记载。

  5、明代各宗支请名存在陋习及随之的朝廷禁令:

  成化二十年,阳曲荣靖王妾武氏及镇国将军钟(钅冕)夫人吴氏,各取异姓子请名食禄,混乱宗支,嗣阳曲王钟鍑奸父妾生子,且与庶母构怨,使人掩捕,多不法事,其妃侯氏更纵宫人淫乱,俱事发。

  武氏吴氏与王所奸妾俱赐自尽,同谋取异姓子者绞死,钟鍑降庶人,侯氏革封号,收其冠服册命,奸生子随住,不得请名请封,其余坐罪者有差,仍命以其事遍行各王府知之。

  (《明宪宗实录》)

  正德四年三月,周王为其父悼王庶生子请名封,且言出宫人李氏,乞如汝阳王孙安泛等例。

  礼部议李为乐女,于例有妨,诏以宗支事重,周王不宜冒请。

  令革所生子为庶人,并革安泛等封,仍敕礼部通查各王府乐女所生子女,及禁与僧道剌麻往来。

  于是礼部因言各王府玉牒不载生母,所自考究无乞,自今许镇巡与辅导官查系乐女及非良家女所生,不分已未请名、授封、选婚,俱造册送部,系庶生者俱候镇巡移文,再行宗人府验同玉牒,方为覆请名封,着为令,从之。

  (《明武宗实录》)

  正德十六年,礼部言弋阳等王府将军、中尉及所生子女,例应袭爵及请名、请封、选婚者,皆因宸濠挟私不为奏请,过期不得授封婚配。

  (《明世宗实录》)

  嘉靖十一年,初庆庶人台浤既以罪废,长子鼒櫍幼未封,暂敕巩昌王寘?理府事……然?……又贪刻,凡子女应请名封婚嫁者,多抑勒不为奏,以是失宗人心。

  (《明世宗实录》)

  嘉靖二十三年,初胙成王府故奉国将军安滔,尝娶乐妇生子女及妾班氏所生,皆诈称嫡出,至是淑人张氏具奏发其事,都给事中周釆言近例宗室妾媵将军不过三人,中尉不过二人,今一切废格,而诸王府奏选妾媵不言嫡嗣有无,奏报子女不言母妾来历,冒滥滋甚,宜详议例,着为令申。

  于是礼部覆:请各王府自今奏请,娶妾皆明着年齿几何有无嫡子,及妾必例得选娶,所司核实奏报乃许之,诸凡庶生子女应请名封者,皆明着生年月日,及谁氏女第几妾所生,不得以庶冒嫡,以奸生冒庶出,违者究论如法。

  诏允行之。

  (《明世宗实录》)

  嘉靖二十七年,仍令各王府严宗室婚嫁狎近倡优之禁,所生子女毋得冒请名封,辅导官不谏者重究。

  (《明世宗实录》)

  嘉靖三十年四月,革隰川王俊柏管理府事。

  俊柏抑勒宗人,凡请名封婚禄者,必索重贿,以致宗室子女过期不获婚配名封者甚众。

  (《明世宗实录》)

  万历三十四年,秦王谊漶奏请诸宗名封,内敬樽等庶子五十一名,皆私婚滥妾所生,及远年未经请名与未报者,礼臣李廷机发其事,劾奏秦王谩欺朝廷以图侥幸……若从姑息,人将效尤,乞将长史高荐、廖惟俊、教授杨可教,重加罚治,并饬各藩今后仍妄奏者轻罚重革……又云臣部于宗室名封一事年来振刷不遗余力,查理不淹时刻,宗室似觉称便,而间今所苦者顾在彼中,盖诸藩王固多贤者,但不胜其左布刁难勒掯,以及长史教授之需索,宗室苦之而不敢言,臣部知之而不敢禁更,得天语严饬,纾其困苦,仁至义尽,古棠棣行苇之风也。

  (《明神宗实录》)

  万历三十五年,今秦府之奏婚封,不载勘合,妾媵报生不注年岁,明为私婚滥妄远年所生,且敬銮一人请封疏内已有庶一子名宜沿,而又开庶一子于请名疏内,颠倒紊乱,欺慢朝廷,宜将长史高荐、廖维俊、教授扬可教重加罚治,以为辅导失职之戒。

  又言宗室冒滥,各地方官宜严行查访。

  (《明神宗实录》)

  夫宗室伪滥、全在报生之时、或花妄为嫡生、或以女而易子、或以殇而冒存、买嘱收婆、要结邻佑、往实有之、自五宗严同保之结。

  而朦胧有连坐之法……惟是走京游棍、指称打点名色、要索宗室钱财、甚者定为银数、沿为旧规、如郡王请名请封。

  动以千计。

  三将军以五百计。

  三中尉以三百计。

  夫宗室本不出户庭之人。

  而游棍者积年鬼蜮之雄也。

  财货诓收。

  未必为人出力。

  骗吓不遂。

  却能倚法为奸。

  几会见京师某衙门听嘱。

  某吏胥受财耶。

  凭谁说耳。

  宁化王新薨、臣往吊奠、王六子、长者二十岁矣、尚未有名、向臣仰天痛哭曰、请名十五年、费银千余两,部文未到、犹然乳名、时在次各府宗室百十余人、皆称本王有于六人、五为李妃所出、阖镇军民、无不共知、止以写办之人、差错入府月日、又游棍恐吓、称说立案不行、以此躭延岁月、六子俱未得名、嗟夫、父为王。

  母为妃。

  其子请名十五年不得、臣窃痛之。

  此等奸徒。

  外指王府科以骗宗人。

  内空嘱吏胥以撞太岁。

  有题准止一人而勘合私添三两人者宗室谓得名矣。

  及至请封。

  则曰堂稿无名。

  有同胞之兄巳给诰命矣。

  其弟请封。

  则曰母封不对。

  经管教授。

  既非明白之官。

  造册书供。

  卒多苟且之役。

  宗室名字又皆难辩之文愚宗不识事体。

  贫宗又无钱财。

  衙闲猾胥。

  往往舞文诈错。

  致使查驳。

  弊孔多端。

  本难悉举。

  行查之例。

  岂可不严。

  臣以为一切名封。

  既经亲王与臣衙门会题矣。

  如有假滥。

  罪坐亲王与臣。

  (《皇明经世文编。吕新吾先生文集》)

  宗藩婚嫁命名,例请于朝,贫者为部所稽,万历末至崇祯中,积千数,有白首不能完家室,骨朽而尚未命名者。

  (《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议得宗室子女系出天潢,诚不可以混殽也。

  近乃务多子女以图禄入,遂诈伪百出,至有一位而生数十子者,故奏报之籍信不可以不严,但前次屡经奏有定例,而奉行者一切视为虚文,中间乞养、过房、花生(缺字)生等弊恬不知戒,不惟縻国家有限之禄粮,而宗支凟乱所繋甚大,今后如再踵袭前弊,聴本部查出防奏,将本位并保勘宗室通行革去爵禄,以示惩戒,长史教授等官及一应甘结有名人等,问拟邉卫充军。

  (《宗藩条例》)

  6、《大明会典》中对宗室纳妾年龄、数量的规定

  万历十年议准、凡亲王妾媵、许奏选一次、多者止于十人。

  世子及郡王额妾四人。

  长子及将军额妾三人。

  中尉额妾二人【弘治间例】(按:被庆成王逼出来的)

  世子、郡王选婚之后、年二十五岁、嫡配无出、具启亲王转奏。

  长史司仍申呈巡按御史、核实具奏。

  于良家女内选娶二人。

  以后不拘嫡庶、如生有子、则止于二妾。

  至三十岁复无出、方许仍前具奏、选足四妾。

  长子及将军中尉选婚之后、年三十岁、嫡配无出、照例具奏、选娶一人。

  以后不拘嫡庶、如生有子、则止于一妾。

  至三十五岁、复无出、方许仍前具奏。

  长子将军娶足三妾。

  中尉娶足二妾。

  至于庶人、必年四十以上无子、方许奏选一妾。

  【嘉靖三十一年例】凡选妾禁例、悉如选婚。

  不许滥选流移过犯、及本府军校厨役之家。

  各王府每年备将妾媵姓氏来历、并入府年月、攒造文册送部。

  其子女生年月日、并名位行次、即填注本妾项下、以备名封查考。

  但有不遵明例、或年未及而预陈。

  或已生子而复娶。

  将本宗参奏罚治。

  所生子女、中尉以上、照滥妾例行。

  庶人不给名粮。

  7、关于明代宗室人数

  洪武年间:

  “国初亲郡王将军才四十九位”(《明伦汇编官常典宗藩部》),“洪武中亲郡王以下。男女五十八位耳”(《皇明经世文编。徐文定公集》按:徐光启是将男女都算上的数字。)

  永乐年:“至永乐而为位者百二十七。”(《皇明经世文编。徐文定公集》)

  正德年:“正德年间亲王三十位,郡王二百十五位,将军中尉二千七百位”(《见闻杂记》按:男性宗室将近三千。)

  嘉靖中叶:“尝考宗正籍,在嘉靖中叶,见存者一万五千余。”(张瀚《松窗梦语》)

  嘉靖三十二年:“今各亲郡王将军中尉。计九千八百二十八位。女计九千七百八十三位。通一万九千六百一十一位。其位数多国初一百五十倍。”(《皇明经世文编。欧阳南野文集》按:欧阳铎应该是按永乐年间的一百五十倍计算)

  隆庆初:“丽属籍者四万五千。而见存者二万八千”。

  (《皇明经世文编。徐文定公集》)

  隆庆五年:“今则玉牒内见存者共二万八千九百二十四位”(《明穆宗实录》)

  万历年间:

  万历二年四月

  礼科给事中石应岳题:“载玉牒者四万,而存者可三万有奇”(《明神宗实录》)

  万历七年正月

  “居正又言今国家难处之事,无如宗室,盖国家财赋有限,宗室生齿无穷今,玉牒见存者不下万五千余位”(《明神宗实录》按:江陵当国这段时间宗室人口负增长)

  万历二十二年(即1594年)

  “万历甲午丽属籍者十万三千。而见存者六万二千。”(《皇明经世文编。徐文定公集》)

  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

  “甲辰丽属籍者十三万,而见存者不下八万。”(《皇明经世文编。徐文定公集》)

  万历四十年二月

  “丁丑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题:万历三十三年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余位,今袭封新生已逾十四年,又有六十万余位矣,比之弘正等年间不啻百倍,开局纂修,必须设法、定限、分委、责成,谨列款以请。”(《明神宗实录》)

  注释:万历四十年突然出现一猛料,也是网上常被人引用的一则,万历三十二年还只有八万宗室在世,一年后突然翻了一番,如果说是将属籍者不论死活全算在内,十五万也说得通,可后面来个“十四年”后,又新增宗支六十多万,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万历四十七年,有宗室七八十万(姑且将死人也算在内),可这记载的明明是已发生的事,且不说万历四十二年,东林及时雨叶向高已经乞骸骨返乡,万历四十四年李廷机直接翘了辫子,那万历四十七年难道是李廷机借尸还魂,顺带统计了宗室的孤魂野鬼?

  可这则记录为什么出现在万历四十年的条款里,再看看《万历起居注》的两则记载:

  万历二十七年:

  五月四日辛亥,大学士赵志皋、沈一贯题:“为纂修玉牒事。先该臣等题奉钦依,将万历十二年以后玉牒照例续修。除文册该宗人府陆续造到、及纂修书写官照常题补外,臣等看得,纪载宗支,事体重大。先朝成化、弘治年间,玉牒止是二册,正德年间四册,嘉靖九年八册,二十四年增至三十余册,万历四年至七十册,十二年增至正副本共二百三十册。查得彼时亲郡王、镇辅奉国将军、中尉等爵宗支,共计十万三千三百余位,见令各王府袭封、新生又有五万三千二百余位,计约有一十五万六千五百余位矣。宗支愈益绵衍,册籍愈益繁多,比之弘、正间不啻百倍。必须设法定限,分委责成,庶不至耽延岁时,妨误重典。臣等谨将合行事宜,逐一开款,上请圣裁施行。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万历三十九年:

  二十五日壬辰,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髙谨题:“为纂修玉牒事。先该臣等题奉钦依,将万历二十七年以后玉牒照例续修,其纂修、当写官已经照常题补外,臣等看得,纪载宗支,事体重大,先朝成化、弘治年间,玉牒止是二册,正德年间四册,嘉靖九年八册,二十四年三十余册,万历四年七十册,十二年增至正副本二百三十册,三十三年增至二百九十册。查得彼时亲郡王、镇辅奉国将军、中尉等爵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余位,见今各王府袭封新生已逾十三年,又有六七万余位矣,宗支愈益绵愆,册藉愈益繁多,比之弘、正等年间不啻百倍。开局纂修,必须设法定限,分委责成,庶不致耽延岁时,妨误重典。臣等谨将合行事宜,逐一开款,上请圣裁,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这两个题本基本内容是一个抄一个,区别是数字变化,可以看出《明神宗实录》那万历四十年“又有六十万余位矣”是万历三十九年“又有六七万余位矣”的笔误,根据起居注来看,万历十二年宗支共计十万三千三,二十七年合计一十五万六千五,十三年后的万历三十九年,“又有六七万余”,也就是万历末期宗室男女合计二十余万,还是不计生死都包含在内的数字。

  此时距离明亡还有三十年,按照徐光启根据从洪武至万历年这段时间的宗室繁衍数量和明代人均寿命推算,“夫三十年为一世。一世之中。人各有两男子。此生人之大率也”,得出结论“十年而增三分之一,即又三十年余一倍也”,正常来讲明亡之际玉牒中该录有宗室四十余万,活着的估计也就一半,但有个前提,这得是承平年月,因为不久之后农民起义爆发,开始人工为大明宗室减员,明末很多王爷都没有卒年记载,更别提那些还有很多活得还不如农民的闲散宗室。

  反正玉牒在明亡以后被毁了,明朝宗室人数说多少都有,非要说“百万”也找不到证据反驳,所以大家就看一乐,信不信在你。

  8、明代宗室待遇

  先说能领到禄米的情况:

  洪武初,亲王禄米五万石,不数年后以供给难继,减至万石,其后待庆、辽、肃、谷诸王俱岁给五百石,是高皇帝制禄已无定矣。

  永乐间秦、鲁、唐府各五千石,辽、韩、伊府各二千石,肃府仅七百,庆府虽七百五十石,而郡王常于数内拨给,是文皇帝颁禄已变更矣。

  (《明伦汇编官常典宗藩部》按:庆王府这“七百五十”应该是“七千五百”的错讹,不然庆王府的宗支集体上吊算了)

  洪武间初封亲郡王将军。

  才四十九位。

  女才九位。

  至永乐间增封亲郡王将军四十一位、女二十八位。

  通计百二十七位。

  未为多也。

  而当时禄米已不能全给。

  渖府才本色六千石。

  秦府、鲁府、唐府各五千石。

  代府三千石。

  辽府、韩府、伊府各二千石。

  岷府一千五百石。

  肃府仅七百石。

  庆府虽七千五百石,而郡王又尝于数内分拨。

  俱不满万石之数。

  (《皇明经世文编。欧阳南野文集》)

  初制亲王岁支禄米一万石,后因地方丰歉,或有减支。

  郡王将军俱有常禄,亦因民供有限,悉减支一半本色,一半折色,其折色多不关支。

  又如初封郡王岁支二千石。

  以后袭封具支一千石,后亦有例,初封郡王亦支一千石。

  (《双溪杂记》(明)王琼)

  嘉靖四十四年,乃定郡王、将军七分折钞,中尉以下六分折钞,郡县主仪宾等,八分折钞。

  (《廿二史劄记》)

  宝钞当时基本就是废纸,折钞的意思就是把禄米给砍了,所以“宗藩之贫困极矣”,即便不砍,“宗藩支庶仰食于官”,能支取多少,还要看地方官府,因此很多宗室生活窘迫:

  嘉靖四十年,代府奉国将军聪浸等以禄粮积欠数年诣阙自陈。

  且言:臣等身系封城,动作有禁,无产可鬻,无人可依,数日之中曾不一食,老幼嗷嗷,艰难万状。

  有年逾三十而不能婚配,有暴露十年而不得殡埋,有行乞市井,有佣作民间,有流移他乡,有饿死道路,名虽宗室,苦甚穷民,俯地仰天,无门控诉。

  请下所司,将积逋禄米共二十二季,清查催补,使父母妻子得沾一饱,冒罪而死,亦所甘心。

  (《明世宗实录》按:宗室将军二十二年没领到禄米,也够悲催)

  嘉靖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严讷题本:“故自郡王以上,犹得厚享;将军中尉而下,多不能以自存。其苦愁之状,诚有非臣之所忍言者。食不充饥,衣不蔽体,生则假息于蓬蒿,死则委骸于沟壑,男婚女嫁,不能循理。甚至藏匿名姓,投身隶卒,势之所逼,不得不然也。有司禄粮不给,安受其戾,无可奈何。或号呼于公庭,或聚辱于道路,或投石掷瓦于马首,任于其土者懔懔度日,不独惧辱,且惧变生于不测矣……夫民有农工商贾之业,宗藩舍禄米无谋身之策矣。坐视其毙而不救,虽途人且不忍,况天潢耶?(《宗藩条例节畧》按:地方官都开始担心宗室过不下去要造反了)

  贫乏者十居五六,甚有室如悬罄,突无烟而衣露胫者。

  ((明)张瀚《松窗梦语》)

  诸藩惟周府最称蕃衍,郡王至四十八位,宗室几五千人,以故贫无禄者,不得不杂为贱役或作为非僻。

  稍食禄而无力以请名封者,至年六七十,犹称乳名终其身。

  故诸无禄庶人,八口之讥馑既不免,四民之生理又无望,虽生于皇家,适以囚禁之,反不如小民之得以自活也。

  (王士性《广志绎。豫志》)

  宗室张口待哺常苦不赡,其间穷困窘迫至有不可言者矣。

  (《明神宗实录》)

  按:地方有地方上的难处,“以有限之赋税供无穷之宗室”,的确捉襟见肘,只是提理由的时候不太走心,经常拿着一段话抄来抄去。

  嘉靖三十二年,欧阳铎疏:计天下岁供京师米,四百万石。

  而各处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

  视输京师之数,不啻倍之……即如山西一省,存留米麦一百五十二万石,而宗室禄米该三百一十二万石;河南一省存留八十四万三千石,而宗室禄米一百九十二万石。

  是二省之粮,即无水旱蠲免,升合俱完,犹不足以供禄米之半,况官吏俸廪,军士月粮,皆取给其中,如之何其能供?

  嘉靖四十余年,严讷题:今距嘉靖初四十余年矣,所增之数又可推也。

  故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米计四百万石,而各处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视输京师之数不啻倍之。

  即如山西存留米一百五十二万石,而宗室禄米三百一十二万石。

  河南存留米八十四万三千石,而宗室禄米一百九十二万石。

  是二省之粮,即无灾伤蠲免,岁输不缺,亦不足以供禄米之繁。

  况官吏俸给,军士粮饷皆取其中,如之何其能办?

  按:隔了至少十年,山西河南一模一样的数据,宗室禄米没有丝毫变化,真当嘉靖嗑药脑子不清楚啊。

  万历二年,石应岳题:岁该禄粮可九百万石计,各省存留之赋曾不足以供禄米之半。

  万历七年,张居正言:揭天下之赋以供之,尚不能给,况又有朝廷之经费、九边之军饷乎,是以有司极力措置常若不支。

  张老师清楚宗室问题“自今宜斟酌变通,稍为限制”,也知道“兹事体重大,未可轻议”,所以将这个问题留待学生将来解决,“待数年之后,皇上益明习政体,灼见弊源,乃时颁明诏告谕宗室,定为经久可行之制”,同时告诫“若失今不图,岁复一岁,将来大患必起于此”。

  其实不止朝廷忧心宗室问题,宗室自己也觉得这么下去不是事,也想各凭本事,自力更生,嘉靖中,宗室祜禗请“除宗人禄,听其以四民业自为生,贤者应科目试。”不许。

  (《廿二史劄记》)(按:嘉靖没同意宗室自谋生路的办法,没过几年把同宗俸禄砍了一大半)

  万历中,宗室戴堉请“宗室皆得儒服就试,中式者,视其才器,中外职兼用。”始允行之。

  (按:这点看万历比他爷爷强,或者说老师的话真听进去了。)

  9、明宗室品性

  明代宗室成员因为中前期藩禁太严,不能像前朝宗室一样在政治、军事上有所建树,不过也有更多时间投身于文化、艺术甚至医药等方面,关于明宗室文化成就这方面有许多专门论述,不再多表,援引几个宗科出仕后的死节例子:

  崇祯中,中部知县名新堞者守城,死流贼之难。

  云南通判寿当孙可望兵至,知不免,乃张盖往见之,行三揖礼曰“谢将军不杀不掠之恩。”可望欲降之,不从,遂遇害。

  巩昌通判廷璋署秦州,城陷,为贼所执,使之跪,叱曰“我天朝宗姓也,今日惟求一死。”贼遂杀之。

  (宗室诸王传)

  又宝丰知县朱由椷、密县知县朱敏汀,亦皆以宗贡生出仕,死流贼之难。

  (武大烈传)

  此皆万历以后许宗人应试得官者也。(《廿二史劄记》)

  当然明宗室中也不全是正人君子和可怜孩子,侵占民田、奸淫妇女和其他腌臜事肯定也没少干,那些废庶人和生计无着的无名宗室也有欺行霸市,充作无赖劫道的,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兼并民田这方面士人缙绅与各府藩王半斤八两,哪个底子也不干净,区别是士绅们改头换面还能侍奉新朝,宗室只有与国同休的份儿,人家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自然要把亡国之罪按在另一个没机会立牌坊的同业竞争者身上,人口“几(近)百万”的朱明宗室最适合来背这口黑锅。

  10、再贴一条福王的,凑满十条备注

  初福王之出封河南也,所赐赡田自河南派及山东,又派及湖广,计湖广派数四千四百八十五顷有奇,除王愿减一千外,多方搜括止得田一千二百二十六顷,每亩征银三分,每岁该银三千六百七十九两有奇,已经按臣册报,将藩司正项钱粮挪凑两年之数起解。

  (按:被赐田四千五百顷,只能得一千二百顷地的税,除了湖广,大胖子还派人去山东丈田,山东抚按“极言中使清丈之害”,随即大学士方从哲带领大小九卿科道及公侯伯等官进言万历,阻止“福藩清丈田地及开店货盐二事”,相比起兴王来,文官们对待孝宗皇帝是真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