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住手!你疯了?哪个教得你朝哥哥动手?”
一直作透明人只照顾隆安帝的尹后看到李暄突然爆发,骑脸输出,大为动容,趁着隆安帝还没暴怒前上去将李暄训斥下来,又见李时鼻青脸肿的回过神来就想挥拳,被她以极凌厉的眼神制止住,沉声问道:“李时,你父皇当面,你这个当哥哥的也不懂事?”
李时闻言一口老血差点没吐出来,心中愈发暴怒,他当哥哥的被如此羞辱殴打,倒成了他不懂事?
可在一众君臣可怕的目光下,李时还是忍住了没发作,跪地咬牙道:“儿臣,罪该万死。”
尹后瞪向李暄,呵道:“还不跪下请罪!”
李暄虽跪倒了,可是却没有请罪。
在隆安帝刀子一样愤怒的目光下大哭道:“人家林如海多惨,难道他不是忠臣?还有贾蔷那样的,像是有反心的?人家说了几百回了要出海要出海,所以才豁出去了怎么对朝廷有利怎么干,怎么对百姓有益怎么干。
宗室宗室得罪尽了,勋臣勋臣得罪尽了,天下士绅也都让他们师徒得罪尽了,瞧瞧现在都成国贼了!
那些冤枉他们的人,果真不知道他们是忠臣?
连儿臣都看得出,他们爷俩是替天家,替军机处,把得罪人的事都干尽了,怎就还要落得这样个下场?
贾蔷除了出海,已别无活路啊!
儿臣为何对贾蔷那样好,就是没见过他这样的大傻子!
父皇,儿臣不落忍,不落忍这样一个忠臣,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凭甚么呀?
还有没有天理王法?
父皇,小人可以心怀叵测,可以憋着心思害人,可天家不能!!
四哥是甚么人?朝野上下谁不知道他以后要接父皇的位置,难道不该行煌煌正道?
就因为贾蔷不亲近他,几回不给他体面,就总是寻机会除了他?
就不想想,人家为了朝廷,为了天家,为了黎庶百姓都做了甚么!!
四哥,今儿我也打了你,先前大哥也打了你,你必也是记在心里的,我就等着,你多咱来杀我们兄弟!!”
说罢,竟也不顾面色大变的众人,李暄嚎啕大哭着出了门。
口中还大喊着“等四哥来杀我”
龙舟殿内一片死寂,也无人动静,只尹后满面悲怆,悄然抹泪。
李时早已懵了,他完全没想到,这个素来不被他看在眼里的兄弟,这个时候会给他来这一手!
惊怒之余,李时刚要开口辩解一句,就听外面传来一阵惊恐呼声:
“王爷小心!”
“不好了!王爷落水了!”
听闻这声音,李时遍体生寒,头也不回的一个跨步蹿了出去。
今日李暄要有个三长两短,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神京城外,青石坝码头。
一艘寻寻常常的货船停在千帆林立的船队中,平平无奇。
在码头巡检司登船检测后,顺利荡至黄亭子以南,寻了个空位泊了下来。
只是,这船并未像其他货船那样,抓进时间卸货或者上货,而是一直停泊着。
要知道,京城码头有多繁忙,每条船即便交了泊船银子,也最多只有一个时辰的停靠时间,超出了就要加钱,数目还不小。
所以寻常货船往往还没停稳,就开始张罗叫嚷着上货卸货,也因此这边十分嘈杂热闹,也十分混乱。
许有人留意到这边有个没甚动静的船,但也没谁有闲功夫去探索一番,过眼也就忘了。
直到天将日落时,有十来个人往这边船上而来。
只是有些奇怪的是,他们也没推车抬担,只中间三人提了三个篮子,在一片嘈杂声中,偶尔微弱的婴孩啼哭声也被遮掩住了,一行人上了船。
随即,船只缓缓离开了码头,消失于夜色中……
西苑,海子龙舟上。
龙榻前,李景、李时、李暄三人跪在那,周遭站了二十中车府卫士。
隆安帝面色肃穆,看向韩彬缓缓说道:“林府那边,如何安置的?”
早先一场天家大战,搅得隆安帝惊怒之余,又昏了过去。
尹后就将布政坊那边的事交给了军机处来处置,如今隆安帝清醒过来,复传召在值大学士。
好在,今日韩彬、韩琮、张谷、李晗俱在。
韩彬沉声道:“回皇上,已着绣衣卫、太医院等合并入林府看望过。并,将婴儿安置妥当了。”
隆安帝闻言,自然听明白此中之意,夭折之事,是真的……
他沉默了好一阵,面色亦是愈发沉重,长叹息一声后,又问道:“今日林府外为何会有士子闹事?”
韩彬摇头道:“近大半月来,士林清流中因贾蔷先后清洗粤省官场、攻伐葡里亚、威逼尼德兰三件事,对其声讨声一天高过一天。便因臣当日说了,此间事为臣所嘱托,连臣也受到诸多弹劾。眼下虽诸事繁杂,不好撂开手回府待查,可也不好再出面。御史大夫韩琮也同样如此只是臣也未想到,他们会做到这一步。”
隆安帝淡淡问道:“那些士子,如何处置的?”
韩彬道:“已着人收入天牢。只是”
“只是甚么?”
韩彬叹息一声,道:“只是,怕仍无法与贾蔷交代。再者,也不可能大动杀戒。”
历朝历代,也没有因言获罪而一次屠杀数百士子者。
若如此,则天下读书人士子心尽失。
隆安帝沉吟稍许道:“能否封锁住消息?”
韩彬苦笑道:“恐怕不能,在朝廷知道此事前,林府已派人告知了宁国府。”
隆安帝淡漠道:“那就八百里加急,召贾蔷即刻回京。”
这路数……
跪在地上的李时狂喜!
然而接着,就听到愈发让他激动到颤抖的话:“诸爱卿,朕以龙体为天下黎庶挡灾,至斯,已无康复之机。如今诸般国事,皆由众爱卿所操持。朕虽也日日听政,然终有所耽搁。翰林院掌院学士明安、礼部尚书王粲等,几番上书于朕,请立太子,朕都因未思虑妥善,留中不发。今日诸事令朕明白,天命终究难违。如林爱卿此等国之贤良,都断了血脉,天不假年。可见,并非心怀社稷黎庶者,就能长命百岁。故而,为防意外突生,今日朕决议,立太子,以固国本。”
听闻此言,不止李时激动的难以自已,尹后、几位军机大学士并诸内侍,也纷纷变了面色,屏住了呼吸。
韩彬等闻言,纷纷跪地,聆听圣音。
却听隆安帝问道:“朕有三子,皆在此地。诸爱卿以为,何人可承大统?”
这换做骨头软些的,谁敢妄言?
一个不好,得罪了新君,将来即便不是抄家灭族的罪过,也要遗祸子孙。
好在,韩彬等非谋己身之辈。
诸人看向三位皇子,大皇子宝郡王李景,一如既往的高昂着下巴,神情冷淡肃穆。
在他看来,议嫡议长,都该非他莫属。
可既然隆安帝这样问了,显然是不准备议嫡长,将他排除在外。
那他也不会摇尾乞怜。
四皇子李时,鼻青脸肿的面容上,形容谦卑和煦,一看就是贤王之姿,只是……
五皇子李暄,事不关己颇不耐烦,还一脸的悲愤,显然对方才隆安帝要急召贾蔷回京而感到生气恼火。
韩彬为元辅,他双目坚定,缓缓道:“皇上,臣以为,天子之贤明,不在礼贤下士,不在体恤宽厚,而在知人善用,更在其心,怀煌煌圣道!”
听闻此言,所有人再度变了面色,李时更是不敢相信的看向韩彬,此人疯了?
隆安帝亦是眯了眯眼,看着韩彬道:“依元辅之意,竟是意中李暄?此孽障行事常常破格,好行乐,如何得以承嗣皇统?”
李时出奇的愤怒,咬牙道:“元辅属意五弟,怕是因五弟惫赖混沌,将来好诓骗控制罢?”
韩彬却是连理也未理,看向隆安帝道:“皇上,何为老成?保守也。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方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老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
五皇子虽多为人诟病行荒唐之事,然观其所为之后果,何处为荒唐?倒是皇四子李时,处处留贤名,然所行之后果,着实难以令人满意。
皇上与臣等初提新政之始,不也为景初旧臣所诟病,荒唐无知耶?”
御史大夫韩琮也沉声道:“更重要的是,皇五子虽行事稍显离经叛道,却至诚至孝。其赤诚之心,如日东升,大道为光!”
“你们”
“你们”
李时惊怒之下,颤声悲怆指责道:“皇储之议,乃天家家事,诸大学士何敢如此左右?”
韩彬、韩琮等仍旧不理,一项交好李时的张谷、李晗二人也躲开了他的目光,心里皆是一叹。
李时现在是多说多错,被这个位置迷了眼,更迷了心。
他难道没看出天子之意,是以立东宫为手段,来平息林府之案将造成的巨大隐患?
这更多的,或许只是一种手段啊。
李暄突然成为太子,以他和贾蔷的交情,贾蔷还能翻天不成?
大燕的太子其实并不值钱,不止景初朝有废立之事,太祖朝亦有过先例。
能立,就能废。
若李时此时谦卑,那将来还有偌大机会。
此时如此失态。
看看天子眼中的目光,就知道他眼下有多失望了。
“传旨”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
今皇五子李暄,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
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于隆安七年六月十三日,授李暄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