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小姑移近莎比,用另一只完好的左手,交叉过来,摸着莎比的膀臂。
莎比可以感觉到小姑一直空着那只离她最近的右手,她知道小姑那只手发育不全,是一只瘦骨嶙峋的鸡爪,但是,她觉得小姑的生活却是健全的,有着那一朵家庭的温暖,在这种心理的趋势下,她一把拉住小姑一直藏在茶几下的右手,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心里,也许刚才一直端着盆子,感染了盆子外沿的热气,觉得小姑的手凉滋滋的,那只右手,只有幼儿般大小,摸不到一点肌肉,骨头生硬地刺出来,但是,莎比握着却很舒服,她太需要一点亲情的安慰了,哪怕是一双残疾的病态的手。
小姑用另一只完好的手,加在莎比的手上,问道:“好久都没有看到你了,我知道你的日子过的不好,你是家里最苦的一个小孩了。”
“小姑,不知道为什么,什么不痛快的事情,都被我碰到了,我究竟做错了什么?”莎比哭泣地说着。
“莎囝,别说了,过去的事情不怪你,没有人怪你。”
“真的不会怪我吗?”莎比求救般地看着小姑。
“家里人是不会怪你的。你是一个好囝囝,公公在的时候,最记挂的就是你了。那时候你才多大,你能懂得什么?本来就不关你的事情。”
小姑用那双有力的手,紧紧地按在莎比的手上。
“小姑,你说的是真的?”
“我怎会骗你呢?你离开家后,公公与婆婆找了好久呢,你大姑还在电视台发了寻人启事,后来听说你找了工作,觉得你也许是想离开这个家,不想再看到过去的一切,大家也就放弃了寻找。其实家里的人,都是喜欢你的,你的爸爸也是喜欢你的。”
小姑说道。
莎比的父亲是家里五个子女中唯一的男性,从小是最受娇宠的,这种娇宠里,有长辈的关爱,还有几个姐姐的爱护。
莎比的爸爸正赶上上海知青下放的尾声,当时三姐、就是丝丝的妈妈下放到同属上海市的崇明岛,而莎比的父亲则下放到安徽的黄山地区了。
当时,整个黄山林场,都是由上海插队知青组建的。
今天的人们,可以走马观花地领略黄山的险峻,但是当年知青生活在那块的闭塞而山峦重叠的群山的深处,得到的却全然是一点没有浪漫的艰苦。
莎比的爸爸到黄山的时候并不长,受的苦也不是很多,他去的时候,黄山林场的条件已经改善了许多,那些年,每年都有上海的慰问团到黄山林场看望那些上海知青。
莎比的大姑,在父辈中是家里最大的,生活条件也挺好,经常受爷爷奶奶的嘱托来看望这一个唯一的弟弟。
没过多久,文革结束,上海知青全部返城,父亲重新回到了上海。
当时,莎比的奶奶在街道缝纫社里上班,为了让唯一的儿子有一个工作,便退职在家,让莎比的父亲顶替到街道办做事,后来,街道小厂越来越不景气,莎比的父亲便在淮海路上做服装生意,别人家都在捣腾衣服上发了财,但莎比父亲却越做越亏,衣服盘点下来,没有赚几个铜钿,反而外面欠了一屁股债。
有一阵,家里债主上门,搅得不得安宁,莎比的妈妈在普陀区的一家商店里站店,每天都早出晚归,与爸爸的感情,在莎比看来一直很冷淡。
在莎比的心目中,父亲长得太高大、笨拙,像一头大狗熊,其实小时候爸爸的照片,也是天真可爱、细皮嫩肉的,不知为什么人到中年,却虎背熊腰,满脸漆黑,皮肤也很粗糙,而母亲却长的小巧玲珑,亭亭玉立,与父亲在一起很不般配,一种很直观的感觉,就是妈妈像是父亲的女儿。
后来母亲回来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莎比托付到爷爷奶奶处之后,她对爸爸妈妈的印象日益淡化,她感觉到了父母之间的那种不和、生疏,后来,她只知道父亲不再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不知去向,或者知道去向,家里人只是瞒着她而已。
再后来,父亲继续辛辛苦苦地盘点淮海路上那个门面很小的服装店,听家里人说,他与那个卖衣服的阿姨住到了一起,莎比也就彻底地与父母断绝了藕断丝连的来往。
她能听到的,就是爷爷奶奶嘴里透露出的事关父亲的只言片语的信息,爸爸很辛苦,每天赶往市中心的淮海路上的时候,他先踏自行车走很远的一段路,然后,把自行车寄放在公交车站的店铺旁,自己乘汽车赶往市中心,在那路公车汽车离淮海路服装店最近的地方下车,再在附近的相熟的人家,骑上寄放在那里的另一辆自行车,赶往目的地。
两辆自行车,一辆公共汽车,是父亲每天来往的交通工具,主要目的还是最大程度地减少成本。
但是,挤在市中心的繁华地段,并没有带来生意上的特别红火,父亲的生意,莎比感觉到做的并不好,爷爷奶奶经常在背后嘀咕着,然后在父亲来的时候,偷偷摸摸地塞一点钱给父亲。
现在小姑提到自己的父亲,她的眼泪再次流了下来。
自从在爷爷家发生的那起浴室事件后,她吓坏了,而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三姑那一阵天天来到爷爷家,哭哭啼啼,看莎比的目光也很陌生,三姑父有一天被叫来,爷爷严厉地教训着三姑父,莎比看到三姑父被勒令跪在三姑的面前,痛哭流涕。
在她的眼中值得尊敬的大人竟然像小孩一样被惩罚,她感到所有的罪过都是自己的。
如果自己不那么声张,就不会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了。
她越来越感觉自己负罪沉重。
以后爷爷奶奶望着她的眼光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充满着意犹未尽的无奈,更有一次,当时尚十多岁的丝丝瞪着她,狠狠地说道:“你是坏女人。”
这给了莎比强烈的刺激,她觉得这个家已经没有她的位置,她唯一的选择就是离开家了。
她当时高中还没有毕业,看到多如牛毛的招聘公告,便早早地走上了社会。
过早地与家庭断乳,使她的内心里总有那么一种不健全的对家庭的留恋。